275-音樂欣賞的三個層次
- 人氣:1127
- 收藏:0
- 發(fā)布時間:2021-12-09 16:40:11
第一層次是本能層次的欣賞。即是對音樂最本能、直觀的條件反射,而這種條件反射源自人類祖先基因中對于大自然的聲響產生的下意識判斷。這一種情況的極端例子大概就是胎教,奏者無心,聽者無意,純粹是物理性的外部刺激,而產生了最直接的效果。大部分的愛樂者都是從這一層次入門。初聽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的人,不會對開頭那一段著名的“命運動機”的背景或來源有太多了解,被吸引的原因純粹是被堅實有力的小三度音程樂團齊奏產生的音響效果所震懾;初聽歡樂頌的人也不會對其中所表達的自由平等博愛思想有什么深層次的認識。 如果音樂欣賞的第一層次是本能層次的欣賞,那么泛人類情感化的音樂更容易被大眾接受。所謂泛人類情感化,即主題為愉悅、哀愁、憤怒、愛情等頗為直接簡單的情感——這也就意味著,最容易讓大眾都接受的音樂,其中包含的文化背景、意識形態(tài)越少越好。馬勒這種理想主義的瘋子,肖斯塔科維奇這種政治藝術家,其作品必然不屬于此列。
而進一步探討泛人類情感化,生存和繁衍是人類最根本的主題。有一個標志可以判斷你是否成功的達到了音樂欣賞的第一層次:你是否體驗過“音樂高潮”。雖然未達到舞蹈藝術幾近純粹的程度,音樂藝術作為表演藝術中重要的一種,許多作品其藝術精華的至高點大部分是模擬性高潮。
因此,歌劇就是模擬叫床,交響樂是模擬高潮,室內樂則更像是在模擬前戲。
接下來談談第二層次——情感層次的欣賞??梢宰⒁獾?,以上內容我寫的都是古典音樂。因為古典音樂自以莫扎特、貝多芬為代表的古典主義時期之后,其內容在整體上有很大程度跳離了宗教、世俗的趨勢,開始表現相當高度的普世情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貝多芬的晚期作品。因此,西方古典音樂在人類音樂藝術里獨樹一幟。而當你進入了第二層次,更多跨文化背景的音樂藝術都將成為你的菜。
情景1:A normal weekday。晚上下班,9點到家。你無意此刻去探討一些什么人生、愛情、痛苦、希望這些沉重的話題。僅僅是感到有些疲倦,準備泡杯咖啡,放松一下緊張了一天的神經。于是你打開音響,挑了一張Stan Getz&Gilberto的專輯。當Bossa Nova的音樂緩緩從揚聲器中流出,你仿佛置身于里約熱內盧溫暖的海灘邊上,看著來自Ipanema的靚麗女孩們在你眼前晃來晃去。你覺得很舒適。
情景2:桌子上是一個裝滿了煙蒂的煙灰缸,還有亂七八糟的資料和白紙。你理不清思路,一份策劃憋了一個下午還是沒有任何頭緒,你需要一些東西讓你鎮(zhèn)定下來,幫助你理清思路。于是你在MP4里播放Yo-Yo Ma演奏的Bach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并接上音箱。在清澈溫和的巴洛克音樂下,你的頭腦慢慢理清了思緒。
這是音樂的效果。你很清楚那張專輯此刻最適合你,因為你知道它會說些什么。第一層次是音樂的奴隸,第二層次你是音樂的主子。除了那些泛人類情感的“理想主義音樂”之外,你學會去欣賞更多在情感上有著細微、精確表達的音樂。爵士,拉丁等跨文化的世界音樂往往能在這些方面滿足你的需求,但這要求你在音樂上已經有了一定的欣賞基礎。這就和一個普通的西方人無法接受東北二人轉,而一個身為表演藝術家的西方人,可以在專業(yè)角度上對東北二人轉做出解讀和分析一樣。
另外探討一下“小資”問題。所謂“小資”,大可認為是音樂欣賞水平尚漂浮在第一層次的人,自認為已經達到了第二層次。也就是,這些小資er只能領會到“啊,在咖啡廳里邊喝咖啡,邊聽著爵士樂,真是一種享受?。 边@樣一種泛資本主義文化的概念程度——因為這是爵士音樂的重要文化背景之一。而具體細化到爵士演奏家,或者音樂內容的一些細微情緒表達,這些小資er一無所知。
真正的“第二層次”音樂欣賞者,其實和附庸風雅是有很大區(qū)別的。
下面簡單談談我對各種音樂情感類型的基礎認識:
古典音樂:大部分知名作曲家,如巴赫、莫扎特、貝多芬等,其作品大都會表現出普世情懷。巴洛克、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以宗教情懷為主;古典主義時期出現一些普世情懷、自由主義的傾向;浪漫主義時期則以自由、愛情等個人情緒表達為主;二十世紀等現代音樂情況比較復雜,但脫不開政治、戰(zhàn)爭等主題。同時也會有民族樂派、印象主義音樂等多種流派,其內容的把握,需要對古典音樂有著全面的學習和認識。
爵士音樂:起源于美國黑人的布魯斯,伴隨著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的發(fā)展而成系統(tǒng)。和現代資本主義以及工業(yè)文化結合密不可分。以舒適、享受人生、樂觀積極、隨遇而安為主題,并未試圖在哲學思想上有甚表達,很適合當代社會的“小資”文化。
以古巴為代表的拉丁音樂:表現激素。愛情、性、快樂、生活、旋律。跳舞,還是跳舞。笑起來吧!
中國民間音樂:感嘆人生,感嘆命運。充滿哲學和禪的理念浸染,但往往帶著封建主義中不可抗拒的悲劇感。
搖滾音樂:年輕、激素、破壞、造反、進步、愛。 法國音樂:比爵士更小資的音樂。多愁善感,旋律優(yōu)美。 探戈音樂:濃烈的哀愁。
流行音樂:純粹的藝術的市場運作的產品。其中要表現的東西,大都是針對其主要面對的消費群體的頗為狹隘內容。大浪淘沙兮啊,注定不會永恒,但是存在就有其必要性。
跨界音樂不討論。另外其他過于細致的分類這里暫且不探討。
總之,到達了音樂欣賞第二層次,是愛樂者的幸福。接下來談談第三層次。
第三層次,是對音樂和自我的結合。我的母親,一聽到樣板戲,就想起了她在文革離的那段日子。樓下大哥哥,一聽到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就黯然神傷。接下來談談我自己的例子吧。
初中的時候,我特別癡迷于柴可夫斯基。還記得當時邊做作業(yè)邊聽“悲愴”,還不知道啥叫愁滋味的我,到了第四樂章,忍不住的伏案痛哭??扌┦裁??我也不知道。而現在,我一聽到老柴的交響曲、協(xié)奏曲,我就想起了初中的那些歲月。
初三畢業(yè)那個暑假,那時我邊聽著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邊看哈利波特。因此第一樂章那如癡如醉的旋律,總讓我有魔法的感覺。時隔多年,每當我再次聽拉二,我就想起哈利波特,想起我初中畢業(yè)那個舒服的夏天。
高三,每個晚自習回來都練琴,猶如發(fā)瘋一般的拉巴赫的無伴奏?,F在,一聽到恰空,我就想起高中那段苦逼+奮斗的歲月。
大一期末的時候狂聽流行音樂。以至于一聽到周杰倫的《十一月的肖邦》、《依然范特西》等專輯里的曲子,就會立刻想到自己大一尾聲的那段時光。
大二去烏鎮(zhèn)的時候,一路上都在聽beatles。以至于現在一聽到beatles,就想起烏鎮(zhèn)的景色。
大四畢業(yè)到剛工作的那段時間,基本都在聽探戈。最近聽得不多了,但是我想以后每當聽到探戈音樂,我必然會想起我的那一段日子。
最近聽許巍非常多。想必以后也會忘不掉這段日子。
有許多歌或者音樂,聽到了就會想起具體的人或事。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誰在KTV里都有不想唱的歌。誰都有聽到了就會會心一笑的旋律。這些內容,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可以替代。當音樂真正的嵌入了你的記憶,它就和記憶劃了等號,成了你人生中無法抹去的一部分。因為音樂已經褪去了其本身的外衣,被你占為己有,你們會一直相伴。有一個有趣的小問題:當你聽著一段音樂的時候,你又是在共享著誰的記憶呢?
也許這就是我不太喜歡照相的原因,因為我需要紀念的東西,音樂里都有,沒必要去翻相片。
也許這就是我愛樂十多年來,音樂給我的報答。
原諒這篇文章的虎頭蛇尾,不過我要表達的也大概表達清楚了。
對于我而言,生活還要繼續(xù),音樂也會一直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