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粉 > 音樂教程    > 樂理知識 > 251-西方音樂史復習資料3

251-西方音樂史復習資料3

  • 人氣:1056
  • 收藏:0
  • 發(fā)布時間:2021-12-07 17:13:24
12世紀下半葉,巴黎圣母院樂派產生。 巴黎圣母院樂派的重要貢獻之一是對復調節(jié)奏在記譜和寫作方面的創(chuàng)新,節(jié)奏模式在這里得到廣泛和更加豐富的運用。圣母院復調主要有兩種風格特征,即華麗裝飾的奧爾加農和節(jié)奏規(guī)整的第斯康特。 ㈡ 萊奧南和佩羅坦 萊奧南是一位詩人和作曲家,作有一部《奧爾加農大全》(二聲部復調),這是中世紀最重要的復調音樂文獻之一。萊奧南以擅長寫作華麗奧爾加農著稱。在他的為禮拜儀式創(chuàng)作的音樂中,自由、華麗的奧爾加農與節(jié)奏鮮明的第斯康特交替出現(xiàn),形成了不同風格的音樂的對比。 佩羅坦創(chuàng)造了三個乃至四個聲部的復調音樂,他的復調的特色主要體現(xiàn)在第斯康特,他的作品篇幅更長,節(jié)奏更豐富。佩羅坦在圣母院工作時曾對萊奧南的《奧爾加農大全》進行潤色和修訂。 ㈢ 孔杜克圖斯 流行于12、13世紀。特點:a 它不再依賴圣詠;b 一般為二至四聲部,常見為三聲部,其織體特點類似于第斯康特,但更規(guī)整,各個聲部節(jié)拍基本相同;c孔杜克圖斯每個聲部都唱歌詞,且各聲部歌詞一樣。 第三節(jié) 經文歌 13世紀經文歌成為新音樂最流行的樣式。 ㈠ 克勞蘇拉 經文歌的產生可以追溯到第斯康特的復調寫作手法,但在第斯康特與經文歌之間還存在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就是克勞蘇拉。 ㈡ 經文歌的產生 二聲部的克勞蘇拉同第斯康特一樣,上方聲部本來是無歌詞的,但是后來有人在上方聲部加上了歌詞,這種上方聲部有詞的克勞蘇拉就變成了經文歌了。 13世紀最典型的經文歌是三聲部。。 經文歌特有的“復歌詞”現(xiàn)象,即圣詠旋律聲部的拉丁歌詞與上方兩個聲部法語歌詞混在一起,在通常情況下上方兩聲部歌詞內容也不一樣。 ㈢13世紀下半葉經文歌的發(fā)展 13世紀下半葉以后,經文歌的各聲部間逐漸出現(xiàn)對比,三聲部節(jié)奏對比也加大。 第三章 中世紀單聲歌曲 直到11世紀幾乎沒有關于世俗音樂的樂譜和文字記載。 第一節(jié) 拉丁歌曲 大約11世紀左右拉丁歌曲開始出現(xiàn)。 ㈠ 孔杜克圖斯 ㈡ 戈利亞德歌曲 第二節(jié) 方言歌曲 ㈠ 早期的方言歌曲 ㈡ 法國游吟詩人和歌曲——中世紀歌曲最有成就的代表 問:法國游吟詩人歌曲的主要題材和音樂特點 1.產生時間:11世紀末~13世紀初 2.產生地點:法國南部 3.北部的游吟詩人被稱為“特羅巴多”,南部的游吟詩人被稱為“特羅維爾”。游吟詩人于11世紀末最先出現(xiàn)于法國南部地區(qū)的普羅旺斯省。13世紀初游吟詩人的中心轉向北方。 4. 游吟詩人的構成以宮廷貴族和騎士階層為主,上到帝王,下到有才華的下層詩人音樂家。采用四線譜記譜(受宗教音樂的影響)。現(xiàn)留有2600首南方游吟詩人的詩歌,260首附有旋律,2130首北方游吟詩人的詩歌,1420首附有旋律。 5.這些歌曲大多是單聲部的,常加上樂器伴奏,即興地彈唱。在音樂風格方面,南方歌曲分句不明確,旋律細膩精美,節(jié)奏處理較為復雜自由。北方歌曲受到南方游吟詩人歌曲的影響,但比南方歌曲樸實和直率,與民間歌曲接近,旋律段落輪廓比較分明和規(guī)整。此外,北方歌曲喜愛加上疊歌,即反復歌唱時加上固定的歌唱部分。 6.游吟詩人歌曲以愛情題材為主,其中一種所謂“宮廷之戀”的題材非常流行。這些歌曲常常把宗教般的純真和圣潔感情(如對圣母瑪利亞的愛慕)與凡俗的人間男女之愛混合在一起。除了愛情歌曲外還有其他如涉及政治的向國王表忠心的歌曲、哀悼的悲歌、辯論歌。 注:在北方游吟詩人中,多聲部復調歌曲開始出現(xiàn),題材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㈢ 其他地區(qū)的方言歌曲 約12世紀后期,德國也開始出現(xiàn)方言抒情歌曲。在德國,這類歌曲被稱為“戀歌”,歌唱這些歌曲的歌手被稱為“戀詩歌手”。 在德國分節(jié)歌式的重復結構變化成一種有特色的歌曲形式,即aab的“巴體歌曲”。 除德國“戀歌”外,還有13世紀意大利的“巴拉塔”和13世紀西班牙的坎蒂斯。 第三節(jié) 中世紀器樂 中世紀常用樂器有弦樂和管樂類。中世紀最典型的撥弦樂器是豎琴。 中世紀拉弦樂器:A琉特琴:從西班牙傳入,是維奧爾琴和現(xiàn)代小提琴的原形。13世紀以后才被大量使用 B 里拉琴 C 維埃爾:古提琴的總稱 中世紀常用的管樂器:笛類有豎笛和橫笛;雙簧類樂器有肖姆管和短號等。 管風琴是允許使用于教堂的中世紀樂器。 第四章 14世紀法國和意大利音樂 14世紀的社會大背景——14世紀的音樂是如何被影響的? 14世紀是中世紀音樂末期,這是一個醞釀著歷史變革的不安定時代:14世紀上半葉英法兩國間的百年戰(zhàn)爭;黑死病的蔓延;精神和信仰危機。在文化方面,12世紀以來隨著城市興起,封建社會的騎士制度走向衰亡,新興的市民階層崛起,市民文學蓬勃發(fā)展。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正在發(fā)生的變化必然影響到音樂,14世紀歐洲音樂也出現(xiàn)了許多新的情況。人文主義思想開始萌芽,文學必將影響到音樂! 第一節(jié) 法國“新藝術” 人們習慣上也經常以“新藝術”來通稱整個14世紀法國和意大利音樂。尤其特別專指法國的音樂。 ㈠ 新藝術和古藝術之爭 “新藝術”概念來自于法國維特里論文的題目。 “新藝術”之“新”是相對于“舊”的被稱為“古藝術”的13世紀音樂。

Powered by 音樂粉 m.focusdi.com.cn 備案號:京ICP備2024095045號-19

音樂粉所有資料均為網友制作、提供或從網絡收集整理而來,僅供愛好者學習和研究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內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和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改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