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粉 > 音樂教程  >  唱歌技巧  > 通俗唱法 > 流行歌曲演唱的風格與技巧二

流行歌曲演唱的風格與技巧二

  • 人氣:876
  • 收藏:0
  • 發(fā)布時間:2022-08-02 17:16:42
國內(nèi)常有所謂的“氣聲唱法”。其實“氣聲”并不成其為一種“唱法”,而是一種聲音運用技巧。氣聲本無語格調高下之分,關鍵是不能濫用。若能抓準時機,運用得當,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美國歌星萊昂納爾.里奇演唱的《你好》(Hello)在副歌處先是用激昂的聲音反復鋪陳,最后用氣聲輕輕送出一聲“I love you”,很有表現(xiàn)力。臺灣的鄧麗君也是一位十分善于運用氣聲的歌手,與氣聲類似的還有“泣聲”和“破音”。運用時也必須非常的謹慎。 “泣聲”就是在歌聲中摻入一些抽泣、哽咽的成分。包娜娜演唱《掌聲響起》中“我的眼淚忍不住掉下來”的“掉”字上就非常得當?shù)丶恿艘稽c“泣聲”?,敹嗄瘸^一首《這里愛情不復存在》(Love is not here any more),從頭至尾“泣聲”不絕,但在具體處理上很有層次。先是輕輕抽泣,然后從嗚咽到放聲痛哭,直至泣不成聲。流行歌壇上還有一些被稱為“催淚人”(Tearjerker)的歌手,如美國的埃迪.費謝(Eddie Fisher)、湯姆.瓊斯(Tom Jones),他們的聲音中總是帶著一些“哭泣”。張學友和潘越云也善于在演唱時運用“哭腔”。以強氣流沖擊聲帶所造成的“破音”也是一種很有表現(xiàn)力的聲音裝飾技巧,劉歡演唱的《我心中的太陽》最后一句中的“我”字上就用了一點。 搖擺:流行歌曲的伴奏部分一般都有一個打擊樂器和低音樂器提供的基本節(jié)奏,這個基本節(jié)奏往往是比較穩(wěn)定而鮮明的,而演唱者通常會在這個伴奏節(jié)奏之上對旋律的節(jié)奏作一些細微的伸縮變化,以打破其律動的方整性。這種處理稱為“搖擺感”(Sense of Swing)。 在長音之前常往后拖一拖:《故鄉(xiāng)的云》 有時又往前趕一趕:《癡癡的等》各種大拍子的連音(如四分音符的三連音)也是形成這種節(jié)奏變化的常用手段:《無盡的愛》(Endless Love) 經(jīng)常使用切分節(jié)奏是流行歌曲的一個重要特征。歐美流行歌曲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長時間的連續(xù)切分,使伴奏中的基本節(jié)奏與聲樂主旋律之間形成錯位,造成一種“懸浮”的效果。如“比吉斯”小組(Bee Gees)演唱的《你的愛有多深》(How Deep is Your Love): 還有的歌曲中運用了許多細微的切分節(jié)奏,能產(chǎn)生一種獨特的韻律。如美國歌星邁克爾.杰克遜演唱的《拯救這世界》(Heal the Worle): 華彩:華彩是演唱者對歌曲的基本旋律進行即興裝飾變化的一種手段,在民間歌曲、古典美聲歌曲的演唱中都很常見,在流行歌曲,尤其是爵士風格的歌曲中,更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表現(xiàn)手法。電影《監(jiān)獄梟雄》(Unchained)中有一段器樂演奏的配樂,其中的一段旋律是這樣的: “棒小伙”(Righteous Brothers)演唱組唱的《鎖不住的旋律(Unchained Melody)是將這段旋律填上歌詞而成的。他們在演唱時用旋律華彩的技巧來加以潤飾,這段旋律就變成了這樣:電影《保鏢》中的插曲《我將永遠愛你》(I Will Always Love You)原先也是一首純樸的鄉(xiāng)村歌曲,惠特妮.休斯頓在演唱時加入了許多花腔,使歌曲變得華麗奔放:花腔還時常作為一種“變奏”手段,在樂句或樂段重復時使用,以使音樂獲得更大的發(fā)展動力,就像臺灣歌星楊慶煌演唱的《會有那么一天》中那樣:有時花腔還可作為伴唱,與未經(jīng)裝飾的旋律原型同時陳述。下面是英國歌星羅德.斯蒂沃特演唱的《航行》(Sailing):歌曲的結尾處也是展示花腔的好時機,如美國黑人歌星阿隆、奈維爾演唱的《無需知道太多》(Don’t Know Much)的結尾:華彩需要高超的演唱技能。歌手必須對于真假聲轉換、顫音、頓音和快速的旋律跑動等高難度技巧都能駕馭自如。華彩還需具備即興創(chuàng)作旋律的才能。這種創(chuàng)作并不是毫無根據(jù)的憑空捏造,而是以歌曲的旋律走向、和聲框架、情緒發(fā)展和藝術風格等因素為依據(jù)的。就其本質而言,華彩是歌手在處于高度激情狀態(tài)中的一種下意識的表現(xiàn),而這種表現(xiàn)的成敗優(yōu)劣則取決于歌手平時的藝術感覺、修養(yǎng)和積累。

Powered by 音樂粉 m.focusdi.com.cn 備案號:京ICP備2024095045號-19

音樂粉所有資料均為網(wǎng)友制作、提供或從網(wǎng)絡收集整理而來,僅供愛好者學習和研究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內(nèi)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和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改正或刪除。